发布日期:2025-05-21 10:13 点击次数:127
图片
图片
图片
夏日炎炎,古诗词中却藏着丝丝清凉。苏轼,这位北宋文坛巨匠,于炎炎夏日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而清雅的画卷。他的夏日诗词,既有“殷勤昨夜三更雨,又得浮生一日凉”的闲适自在,也有“黑云翻墨未遮山,白雨跳珠乱入船”的磅礴气势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苏轼笔下的夏日世界,感受那落笔生花的八首夏日古诗词,体会那份独属于文人的清凉与雅致。
图片
图片
1
图片
阮郎归·初夏
苏轼〔宋代〕
绿槐高柳咽新蝉。薰风初入弦。碧纱窗下水沉烟。棋声惊昼眠。
微雨过,小荷翻。榴花开欲然。玉盆纤手弄清泉。琼珠碎却圆。
名句译文:细雨过后,轻风把荷叶翻转。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叶,更是红得像火焰。
公元1084年(宋神宗元丰七年)四月,苏轼刚刚调离黄州。初夏的熏风拂去苏轼心头宦海浮沉的倦意。蝉声初透绿槐浓荫,南风如丝弦轻拨心绪,碧纱窗内沉香袅袅,棋子叩落惊破南柯。忽有微雨掠过荷塘,新荷擎露翻转,石榴花烈焰般灼灼欲燃。少女纤手拨弄清泉,溅起的水珠碎玉般散落又重圆,恰似他历经宦海风波后顿悟的生命韵律——世路本多舛,何不偷取浮生半日闲,在榴花照眼的季节里,且惜眼前清欢。
图片
图片
2
图片
鹧鸪天·林断山明竹隐墙
苏轼〔宋代〕
林断山明竹隐墙。乱蝉衰草小池塘。翻空白鸟时时见,照水红蕖细细香。
村舍外,古城旁。杖藜徐步转斜阳。殷勤昨夜三更雨,又得浮生一日凉。
名句译文:昨天夜里三更时分,天公殷勤地降下一场好雨,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了。
元丰六年夏,苏轼谪居黄州已三载。乌台诗案的惊魂未定,岁月却将锋芒磨成笔锋。他拄着藜杖走向城郊,但见远山林断,翠竹掩映篱墙,蝉鸣搅碎草间暑气,池塘浮着将谢未谢的残红。忽有白鹭掠过天际,翅尖蘸着流云,水边红蕖低垂,暗香如丝如缕。斜阳将古城染成琥珀色时,他忽觉昨夜天公怜人,三更骤雨换得此刻清凉。这浮生半日之闲,恰似荷叶托住的雨珠,在将坠未坠间,照见东坡心中的朗月清风——世味如茶,且将炎凉作清欢。
图片
图片
3
图片
浣溪沙·麻叶层层檾叶光
苏轼〔宋代〕
麻叶层层檾叶光,谁家煮茧一村香。隔篱娇语络丝娘。
垂白杖藜抬醉眼,捋青捣麨软饥肠。问言豆叶几时黄。
名句译文:村外的层层麻叶因雨的滋润而泛着光泽,村内处处飘散着煮茧的清香。
宋神宗元丰元年(1078),苏轼时任徐州太守。当年春天发生严重旱灾,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。得雨后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。这组词就是当年初夏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。檾麻青叶在烈日下泛着银光,村头飘来煮茧的清香,那是农人辛劳的芬芳。竹篱间纺织娘的娇啼,应和着缫丝车的辘辘声。白发老翁醉眼惺忪,拄杖徘徊麦垄间,捋一把未熟麦粒捣碎充饥,却惦记着豆叶何时转黄。东坡以笔墨为锄,将百姓的饥馑艰辛,化作词中跳动的光斑。那声声“豆叶几时黄”,是赤子对苍生的叩问,更是历经宦海浮沉后,与土地血脉相连的深情。
图片
图片
4
图片
浣溪沙·软草平莎过雨新
苏轼〔宋代〕
徐州石潭谢雨,道上作五首。潭在城东二十里,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。
软草平莎过雨新,轻沙走马路无尘。何时收拾耦耕身?
日暖桑麻光似泼,风来蒿艾气如薰。使君元是此中人。
名句译文: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,显得碧绿清新;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。不知何时才能抽身归田呢?
元丰元年夏,苏轼冒雨赴石潭祷雨得应,归途见天地澄明如拭。软草平莎含翠欲滴,沙路无尘任马轻驰,他忽生归隐之念:“何时能重拾耦耕旧梦?”日头蒸起桑麻地里的青气,如泼墨般洇染开去;熏风卷着蒿艾香浪,沁入心脾。这位与民同忧乐的太守,本就是从蜀中田园走来的赤子。夏日蓬勃的生机里,他暂忘宦海浮沉,只愿做回“此中人”——不是绣衣玉带的使君,而是赤脚踩过田埂的耕夫。
图片
图片
5
图片
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
苏轼〔宋代〕
黑云翻墨未遮山,白雨跳珠乱入船。
卷地风来忽吹散,望湖楼下水如天。
名句译文: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,吹散了满天的乌云,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,明媚温柔。
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,苏轼任杭州通判。某日醉游望湖楼,忽见黑云泼墨般漫涌,尚未蔽山,白雨已如跳珠乱溅入船。他正欲躲雨,忽有疾风卷地而来,霎时云开雨霁,凭栏望去,水天相接处澄蓝空阔。这骤雨来去不过须臾,恰似宦海风波——昨日尚困于案牍,此刻已放舟西湖。苏轼提笔将这场夏雨写得惊心动魄,却在收笔处留一片水天浩渺。世间事何尝不是如此?墨云翻涌时且任它翻涌,须知疾风过后,自有万里澄空。
图片
图片
6
图片
浣溪沙·荷花
苏轼〔宋代〕
四面垂杨十里荷,问云何处最花多。画楼南畔夕阳和。
天气乍凉人寂寞,光阴须得酒消磨。且来花里听笙歌。
名句译文:四面垂柳围绕着十里香荷。请问哪里莲花最多?画楼南畔,夕阳西落。
夏日慵懒,苏轼泛舟湖上。四面垂杨如翠幕低垂,十里荷花似红云漫卷,他笑问云朵:何处花儿最盛?画楼南畔,斜阳正为莲塘镀上金箔。忽觉天气微凉,笙歌自花间漫来,恍若神明的絮语。这位半生颠簸的诗人,惯以酒意浇胸中块垒,却在荷香深处听见光阴流淌的声音。且抛却世事如棋的焦虑,任袅袅清音载着半醉的魂灵,在接天莲叶间,寻一处清凉地。
图片
图片
7
图片
菩萨蛮·回文夏闺怨
苏轼〔宋代〕
柳庭风静人眠昼,昼眠人静风庭柳。香汗薄衫凉,凉衫薄汗香。
手红冰碗藕,藕碗冰红手。郎笑藕丝长,长丝藕笑郎。
名句译文: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。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。
夏日冗长,苏轼以回文织就情思。柳影筛风,庭院寂寂,佳人薄衫浸透香汗,蝉鸣与倦意交织。冰碗盛着脆藕,她指尖泛红,郎君笑指藕丝绵长,她回眸巧笑,反诘郎心何尝不如藕丝缠绵。正读倒诵皆成韵致,如夏日流萤明灭。这位惯写江涛云海的诗人,在此却以闺阁细语,将炎炎夏日化作绕指柔,让人窥见豪放背后的温情。
图片
图片
8
图片
贺新郎·夏景
苏轼〔宋代〕
乳燕飞华屋。悄无人、桐阴转午,晚凉新浴。手弄生绡白团扇,扇手一时似玉。渐困倚、孤眠清熟。帘外谁来推绣户,枉教人、梦断瑶台曲。又却是,风敲竹。
石榴半吐红巾蹙。待浮花、浪蕊都尽,伴君幽独。秾艳一枝细看取,芳心千重似束。又恐被、秋风惊绿。若待得君来向此,花前对酒不忍触。共粉泪,两簌簌。
名句译文:小燕子飞落在雕梁画栋的华屋,静悄悄四下无人,梧桐阴儿转过了正午。傍晚清凉时美人刚出浴。
夏日深深,苏轼以笔蘸墨,勾勒出一幅幽独的思妇图。乳燕掠过雕梁画栋,桐影悄然转过正午,她沐浴罢,轻摇团扇,玉手与素绢相映成凉。孤枕渐困,好梦正酣,忽被风竹叩窗惊破。帘外石榴半吐,红巾蹙损,似含千重心事。苏轼以花喻人,叹浮浪都尽,唯留幽独。那秾艳一枝,既恐秋风摧折,又盼君来共赏,矛盾如夏日骤雨前后的晴阴不定。词尽意惆,粉泪簌簌,分不清是花泣还是人愁。
图片
备注:文章/资料皆为个人整理学习用,如有错误,欢迎指正,一起学习共同进步!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智通财经APP获悉,中金发布研报称,维持百济神州(06160)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不变。该行维持跑赢行业评级,基于DCF模型,该行维持A/H/US股目标价280元/198港元/332美元(18.6%/34.3%/37.6%上行空间)。6月26日,公司在投资者研发日活动中,展示了独特的研发战略、领先的血液瘤布局、以及广泛的实体瘤管线。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: 研发战略:全球运营,新分子实体快速发展 2024年公司将10个自主研发的新分子实体推向临床阶段,相比于2022/2023年的3/5个...
智通财经APP获悉,中金发布研报称,维持百济神州(06160)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不变。该行维持跑赢行业评级,基于DCF模型,该行维持A/H/US股目标价280元/198港元/332美元(1...
“厦航旅客称遭到免费降舱”一事冲上热搜,引发公众对航司飞行服务质量下降的讨论,而此类因“非自愿降舱”或“大机型换小机型”导致的运输合同纠纷并不在少数。 5月14日,来自广东的罗先生向南都、N视频记者反...
处暑无三日,新凉直万金。白头更世事,青草印禅心。——【宋】苏泂《长江二首》其一 每年公历的8月23日前后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节气。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。农历的二...
图片 图片 图片 夏日炎炎,古诗词中却藏着丝丝清凉。苏轼,这位北宋文坛巨匠,于炎炎夏日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而清雅的画卷。他的夏日诗词,既有“殷勤昨夜三更雨,又得浮生一日凉”的闲适自在,也有“黑云翻墨未遮...